近年来,国内多次出现因液化气中掺混二甲醚,导致胶圈腐蚀而引发的恶性伤亡事件。本是生活帮手的液化气竟然变成了“家中炸弹”,媒体多次就此问题进行了曝光。2008年,国家就已明文规定禁止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5年过去了,液化气市场如今情况如何?二甲醚是否还潜伏在市民身边?
不同气体燃烧的颜色是不同的。正常的液化气燃烧是亮蓝色的,但是掺混了二甲醚后,火焰燃烧的颜色呈红色,或者黄红色,蓝色很少。
市民反映
一瓶气用不到20天
7月15日,笔者接到了市民王先生的电话:“怀疑现在的液化气都掺混了别的东西,不耐烧,以前一瓶气一家三口可以用两个月,现在不到20天”,王先生备受困扰的问题是:“重量没少,但是却不经烧了,到底这个液化气里加了什么?是不是不纯?”
笔者就这个情况询问了有10年液化气安装经验的于师傅:“不经烧的话,气里可能有别的东西,比如以前电视上经常说到的掺混了水、甲醇或者二甲醚,而掺混了二甲醚的液化气很容易导致胶圈腐蚀而漏气,是安全的一大隐患。”
据了解,“二甲醚”又称甲醚,为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甚至可能引起二次爆炸。而且,二甲醚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橡胶密封圈有溶胀腐蚀作用,长期充装掺混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可能导致钢瓶阀门漏气,产生安全隐患。
据相关规定: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或在焊接气瓶中擅自加入不明化学添加剂,进而各地都将液化气二甲醚含量监督抽样纳入日常监督抽查,并建立定期抽查机制,对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原则上每年安排不少于两次的监督抽查。
自此后,“二甲醚”似乎已经从市面上销声匿迹了。这个曾经被媒体称为“家中定时炸弹”的气体也逐渐为大家淡忘,但是对“液化气不经烧”、“有异味”之类的投诉却仍然存在。
利润诱人
“杂气”掺假屡禁不止
“因为二甲醚相对于液化气要更便宜,不少罐装点将在液化气中注入二甲醚作为敛财之道。”于师傅表示,“现在液化气6800多/吨,二甲醚才4000元/吨,这么大的利润差,自然会有人铤而走险。”
2009年开始,于师傅就对罐装气中添加二甲醚的情况有所耳闻:“但是现在政府查得严了,你要问这个情况还有没有,我觉得还是有的,只是不一定都加入二甲醚,还可能有别的物质,导致液化气不经烧。但是二甲醚对胶圈、胶管的腐蚀性是很大的,很危险。”
据某知名大学化学系袁老师介绍,二甲醚由于良好的易压缩、冷凝、汽化特性,使得二甲醚在制药、燃料、农药等化学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近年来,二甲醚是否能成为一种替代型清洁燃料,也曾被提上议程,但如何安全使用二甲醚,还需要时间去考证。”
专家支招
如何避免买到掺混二甲醚的液化气?
“二甲醚的燃烧性能和正常的液化气是不同的,如果是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一看燃烧的颜色就能知道。”行业人士表示。
于师傅向我们支招:“不同气体燃烧的颜色是不同的。正常的液化气燃烧是亮蓝色的,但是掺混了二甲醚后,火焰燃烧的颜色呈红色,或者黄红色,蓝色很少。”于师傅说:“现在的检查还是比较严格的,但也会有一些死角,比如夜间的一些灌气点、或者一些偏僻角落的灌气点。很可能那些不耐烧的液化气就是从那些地方出来的。”
燃烧时颜色的差别毕竟只是肉眼观察,普通消费者也不会每次做饭的时候都盯着火看。专家建议,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只购买正规大厂家的液化气,更换液化气的时候,请师傅帮忙检查一下管道和气瓶是否完好。
■掺混二甲醚的液化气有什么危害?
二甲醚掺混在液化气中,对液化气瓶的密封橡胶垫有腐蚀溶胀作用,会造成橡胶垫损毁,气体泄漏;另外,如果掺混二甲醚的液化气作为民用,这种混掺气长期使用也会对钢瓶和灶具之间的橡胶软管造成腐蚀,会导致火苗不稳定、断火,且会产生毒废弃物,使人头昏、恶心、胸闷,损害身心健康。
■相关法规对液化气中掺混二甲醚有怎样的规定?
据相关的《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或在焊接气瓶中擅自加入不明化学添加剂。
■家中二甲醚自检
一看颜色:纯液化气火焰是亮蓝色的,添加了二甲醚后,由于燃烧率低,火焰呈黄红色,蓝色很少。
二闻味道:液化气本身无色无味,液化气公司为防止漏气,在液化气中加入了乙硫醇等添加剂加臭。二甲醚具有比较强的聚气功能,对极易挥发的乙硫醇等添加剂有聚集作用,闻起来液化气味道比纯液化气更浓。
三看使用:一瓶气比以前用得更快,不经烧,就有可能混合了二甲醚。
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