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江苏资讯 > --> 圣牧高科:沙漠中生产世界级有机奶
圣牧高科:沙漠中生产世界级有机奶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 2013-09-11 14:46 编辑:admin

 1.圣牧高科在乌兰和布沙漠中开垦出来的育苗种植基地。

1.圣牧高科在乌兰和布沙漠中开垦出来的育苗种植基地。

2.圣牧高科位于乌兰和布沙漠中的现代化养牛棚。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记者詹国枢

8月,京城酷暑难耐,应企业界一位朋友之邀,到内蒙古乌兰布和大沙漠去看养牛企业。

“沙漠里养牛?别开玩笑了,从没听说过嘛!”心生好奇,却又心有不甘,于是,欣然成行。先到达乌海市,当晚住下,次日清晨,乘车向着中国第?八大沙漠乌兰布和进发!

车行约半小时,地表由绿转灰,转黄。树木村庄,向车后渐渐远去,周遭是一坡又一坡铺满细细黄沙的小丘。沙丘之上,偶有灌木小草,在晨风中摇曳。再往前行,草木渐稀,乃至不见,只见漫山遍野,全是黄沙,黄沙,还是黄沙!

接待我们的是企业副总裁高凌风,一位稳重干练的女子,开始与我们聊起沙漠里的养牛企业。

高凌风说,我们这家企业,名叫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在众多奶企中,算是小弟弟了。但是,小弟弟有一个别的老大哥都没有的特点,那就是,我们的奶源基地就建在沙漠中,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奶”,这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沙漠里也能养牛?真的吗?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话间,路渐渐平展,不再颠簸,地亦渐渐开阔,前方不远处,隐约见到长长的、淡淡的一抹绿,那绿愈来愈深,愈来愈浓,不知不觉。汽车两旁,渐至郁郁葱葱起来。

这是玉米地呀!有人惊呼。

是的,这就是我们在沙漠里开垦出来的万亩玉米地。玉米是奶牛最好的饲料,趁着青绿,还未干黄,用收割机收下,打捆,发酵,储存,就是奶牛最喜欢的主食。

那边是什么?有人指指远方,星星点点,金黄一片。

那是油葵,就是向日葵[-9.06% 资金 研报]。籽可以榨油,渣用来喂牛。也是奶牛最佳饲料之一。

车继续前行,一望无际的玉米、一望无际的油葵,还有,一望无际的苜蓿,满目碧绿碧绿,点缀着紫色小花,如诗如画,非常漂亮!置身其间,已然忘却刚才那漫山遍野的黄沙,忘记这是中国第八大沙漠乌兰布和!

这么一大片庄稼,你们种了多少亩?

到今年为止,已经种植12万亩。未来5年,还要开垦60万亩。

60万亩!有人当场算了算,相当于一个大规模农业县的全部耕地面积了!真厉害,太了不起了!这么多土地,能养多少头牛呢?

按一般规律,3亩地饲料,可以养一头奶牛。目前,我们已经建了8个牛场,养奶牛3万头,日产有机奶300吨,成为仅次于丹麦阿拉公司的世界第二大有机奶生产基地。

世界第二?有机奶和普通奶有啥不同?凭什么说你们生产的就是有机奶呢?

高凌风微微一笑,并不着急搭话,手指远方道,咱们接下来参观我们的奶牛场,一切就会明白。

说话间,车已钻出青纱帐,前方不远,矗立着一间间排列整齐的建筑,阳光之下,闪着白蓝相间的光,仿佛现代化生产车间。下车走近一看,原来是一间间现代化养牛棚!

说是现代化,其实也简单。牛棚高且宽,明亮又通风。棚中有通道,两旁皆是奶牛睡觉休息之地。肚子饿了,将头伸出牛栏,即可吃到“科学配方”的精饲料。不想睡了,起身走出牛棚,即是宽宽敞敞一大片沙地。奶牛们三三两两,悠闲自在地或躺或卧,用大大的牛眼睛盯着我们这些远方来客,时不时“哞”的一声,算是打个招呼。

好了,大家看到了吧,这就是我说的有机奶的全部奥秘。高凌风开始现场讲解。

为什么说我们生产的是有机奶呢?

第一,从饲料看。我们的种植基地,全建在茫茫沙漠深处,百里之内,没有人烟。这就确保饲料可以不受任何污染。既不用农药,也不施化肥。肥从哪里来呢?从牛粪中来。一头牛粪三亩地,形成良性循环,确保全程有机。

第二,从奶牛看。养牛场也全建在沙漠深处,茫茫百里黄沙,隔绝了各种污染源和有害细菌,奶牛全部食用自己生产的有机饲料,这又是良性循环,全程有机。

第三,从牛奶看。每个奶牛场,都建有最先进的机械化挤奶车间,每天时间一到,训练有素的奶牛们会自觉排成长队,挨个到挤奶器前挤奶,立即用全封闭运输车拉到制奶工厂,很快可以生产出各种奶制品。这又是全程有机。

听着讲述,大家频频点头。离开奶牛场,汽车特地绕一个弯,来到一处刚刚开垦出来、正用喷灌机械为小苗浇水的种植基地。起眼看去,又是一望无际好大一片绿!喷灌机伸出两百米的长长手臂,以机井为圆心,似圆规般缓缓前行,水雾之下,划出一个又一个面积达800亩的绿色大圆圈!而这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绿色圆圈,正将茫茫沙漠,一块一块披上绿色衣装!

众人登上瞭望塔,极目远眺,无边无际的绿色,无边无际的圆圈,铺向远方,蔚为壮观,令人震撼!

回程路上,大家议论纷纷,显得兴奋异常。

——高总,真没想到你们在沙漠里干着这么大的事业呀,真了不起!

——你们干得这么好,为什么过去没听说过呢?真没想到!

——全国这么多沙漠,如果推广开来,该是多么伟大的奇迹呀!为什么不在全国推广呢?

问题还很多,天色已渐晚。高凌风说,今天,大家从清早跑天黑,都很累了,以后有机会见到我们的姚同山董事长,他一定给大家解开谜团。

专访圣牧高科董事长姚同山:

明年我们将成世界第一大有机奶生产基地

姚同山,蒙牛集团原副总裁、首席财务官,曾经与牛根生一道创业打拼的铁哥们儿,微胖,微笑,微眯着双眼,戴一副宽边眼镜,正坐在我们面前。

自2009年离开蒙牛后,姚创立了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成为这家“世界第二大有机奶生产基地”的董事长。

我们的采访,从姚同山离开蒙牛开始。

《中国经济周刊》:姚董事长,听说您是蒙牛集团元老,目前蒙牛发展势头还算不错,为什么要离开,自己创业呢?

姚同山:离开蒙牛,是因为受到一件事情的刺激。那是中国出现三聚氰胺事件的?2008?年。我作为蒙牛上市公司发言人,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彻底防止三聚氰胺事件再次发生时,非常为难,一时竟回答不上来!

按照当时中国奶企的情况,相当数量奶源,不得不依靠牧民一家一户散养供给。而这会产生三个解决不了的难题。一是手工挤奶,很容易发生污染。二是各家自备容器,消毒很不严格。三是运输途中,两三小时,又会发生污染。

还有一个根本问题,由于企业面对的是千家万户,各家各户饲料里是否残留农药?奶中是否有抗生素?这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所以,当时我就下了决心,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做自己能够全程控制奶源的企业,这才能生产出世界级的好奶。

《中国经济周刊》:怎么会相中乌兰布和这一片大沙漠呢?

姚同山:在蒙牛做副总裁时,有人就曾向我们推荐过乌兰布和,说曾在这里种过树,已经成活,既然如此,也可以种草、养牛呀。但当时忙忙碌碌,并没有在意。只有当自己下决心创业,要搞有机奶源基地时,这个信息才会真正进入大脑。2009年,我带了一帮创业兄弟前来实地勘察,最后,下决心就在乌兰布和沙漠建设世界最大的有机奶源基地。

《中国经济周刊》:听说刚开始并不顺利,吃了不少苦头?

姚同山:那是一定的。任何创业,开始肯定都是要吃苦头的。我们刚到乌兰布和,那时沙漠里根本没有公路,全是高低不平的大大小小沙丘!大风一刮,人对面也看不清谁是谁!50多里地,开车整整走了六七个小时!好家伙那阵势可就没法说了!

《中国经济周刊》:最终决定扎根在乌兰布和,主要根据是什么?

 姚同山:乌兰布和虽有“中国第8大沙漠”之称,但它和其他沙漠,有两个明显不同。

一是土质不同。因为这里地处河套,黄河之水,千年从此滚滚流过,左右摇摆,经常变道,形成了这一大片广袤沙漠。但是,在沙漠之下,就是厚厚的黄河土。稍加翻犁,就是很好的土壤,可以种植牧草。

二是水源不同。因为黄河千年泛滥,河床已经越抬越高,这片大沙漠,其水平线就在滔滔黄河水之下,又几乎被黄河包围,黄河水侧渗而出,使得沙漠里不但有湖泊,而且,沙漠之下,只要打井,必能出水。

有了土,还有水,具备这两个条件,改选沙漠不就有了基础吗?这是别的沙漠没法比的。

 《中国经济周刊》:你们的治沙经验为啥没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这是否也是一个原因?

姚同山:应该是吧。其他沙漠我没有完全调查过。但我想,只要有土,有水,就可以种植、养牛。或许,我们的做法在有更多的地方知道以后,也有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的可能吧。

《中国经济周刊》:你们宣称自己是“全程有机奶”,这是企业自己说的吗?有没有什么机构作过认证?

 姚同山:这么重大的问题,当然不能光凭自己嘴巴说了。我们曾经邀请欧盟有机认证机构前来考察。他们派人详细察看了我们的种植、养牛和制奶全过程,最后,为我们颁发了欧盟有机认证。据我所知,这是欧盟第一次为中国奶企颁发有机认证。所以,我们的新产品包装印有“首家通过欧盟有机认证”字样。

《中国经济周刊》:是不是因为“首家通过欧盟有机认证”,所以你们的牛奶卖得比蒙牛、伊利和三元同等牛奶贵,有的甚至还贵很多?

姚同山:这应该是原因之一,物有所值嘛,高品质产品当然要卖高价格。此外,这和我们在那样一种条件下生产出全程有机奶也有关系,投入比较高,产出也应该相对高一些,这很正常。

《中国经济周刊》:说到价格,你们在沙漠搞种植、养牛,花费一定不小,能够收回成本或者赢利吗?

 姚同山:从长远看,当然是会有赢利,否则我们也不会在这里大干了。但目前还处于前期大投入期间,开垦的一些土地,还没有完全长出庄稼,奶牛的数量,也还需要有一个比较迅速的增长。你们参观了我们的第二养牛场,四五千头奶牛,其中有的还小,没到产奶期,再过几年,我们的发展规模和效益就会相当满意了。也正因此,圣牧还算是“成长中的企业”吧。中外一些有眼光的投资者,纷纷与我们洽谈增资。看中的就是我们的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周刊》:说到发展前景,你们已经建成世界第二大有机奶生产基地。什么时候超过丹麦阿拉公司,成为世界第一?姚同山:这很简单!明年,我们的日产量将达到800吨,完全可以超过阿拉公司,成为世界第一!再过5年,改造沙漠50万亩,日产有机奶5000吨,那时,就可以从数量和质量跻身世界一流奶企了。

《中国经济周刊》:最后一个问题,你们企业已经做得相当好,为何知名度并不高呢?

姚同山:姑娘虽然长得漂亮,藏在深闺人未识呀!你提这个问题,确实说到我们的软肋。我分析原因有两条:

一是企业成长历史还很短,人们了解和认识,得有个过程。二是我们自身宣传推广力度很不够,天天埋头在沙漠里干事业,把人都干傻了,没有重视信息传播。不少人来看了我们的企业,都说“没想到”,为什么没想到呢?因为“没听到”。为什么没听到呢?因为我们“没说到”嘛。所以,这个短腿,一定得尽快补上。

江苏在线网,在互联网上资讯信息观点属于来源作者所有 本网不对其真实 完整性负责 紧供参考。如有偏失错误处请联系我们处理.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网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苏在线”或“来源:江苏在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江苏在线 内容来源新闻媒体 不代表本站网观点 www.jsdaily.cn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打击一切抵触国家法律不良信息
不良信息报警 网监 网上维权 网站备案 百度广告管家,精准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