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互联网思维汹涌的时代里,对于网络、移动媒体的大举逼宫,传统广告形式似乎已越发没有还手之力。短小精悍的网络视频,夺走了大量电视广告的受众,而微博、微信引领的圈层转发文化,也让传统报刊平面广告黯然失色。
对于尚未找准新发力点的企业来说,眼前的局面的确有够尴尬。
不过,对那些深谙创意思维与营销之道的品牌而言,这恰恰是一个难得的爆发契机。
比如——“十花汤”。
· 吃火锅,怕油还是怕火
以营销精准著称的功能性饮品“十花汤”,总会给市场带来不小的“惊喜”。
日前,“十花汤”在网络与分众传媒终端平台上,重磅推出了一系列全新品牌形象广告。火锅、红烧肉、羊肉泡馍等不同地域的特色美食轮番登场,画面的精致程度,几乎让每一滴油脂都要流出画外,自然,这也为强调“怕油腻,就喝十花汤”的产品功能,起到了极好的辅助作用。
不过,“十花汤”这一次显然意不在此。
在整个画面的核心位置,一句大标题相当醒目并颇显“悚惊”,“吃火锅,怕得是油,不是火!”从字面的语气可以看出,这不仅是一句广告诉求,更像是一种观点,或者说“警告”。凡看过广告的受众,在一愣之下,都会在略微咂摸后频频点头赞同。

· 去火概念面临巨大挑战
确实,无论吃火锅还是大鱼大肉,人们的关注点似乎总是在“可能会上火”的层面上,很少有人想到:上火,其实只是一种结果,而并非原因。火锅汤里,那一层泛着亮光的油脂,虽然给食客带来了不少食欲,但同时也让肠胃承担着不小的压力。过多的油脂摄入,不仅让发胖、三高等几率飙升,也连带引发了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一系列问题,老百姓简而化之统称为“上火”,这在医学界早有定论。
“十花汤”显然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被大众忽略的事实,此次通过更直观的画面明确指出:朋友,上火不是问题,吃得太油才是真凶!
· 瞄准去火饮料精准“吐槽”
从广告画面的菜品选择上可以看出,“十花汤”的诉求意在有的放矢。全国熟知的红烧肉、四川的火锅、陕西的羊肉泡馍,无不是以油腻著称的特色美食,油脂浓、易上火,也是当地消费者早已熟知的常识。以“怕的是油不是火”作为切入点,不但省去了大量的市场教育成本,也通过别开生面的逆向思维,让人们对熟视无睹的食物有了一次全新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与西安,均是“十花汤”打造全国样板市场的重点城市。由此可知,此次全新的形象广告,就是要在当地引发新一轮的舆论话题,并由此强化铺货力度,为全国布局开路。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对“十花汤”的这套广告也予以了相当关注。有人认为,这是“十花汤”正式向“去火”饮料下的“战书”。

· 怕油腻,就喝“十花汤”
“去火饮料红了很多年,各地的餐饮市场基本上都被两个巨头垄断。高频次的广告轰炸,也让去火的概念深入人心。几乎所有的跟进者,都很难跳出这个框框,想要推翻人们根深蒂固的品牌认知,困难重重。不过十花汤这次找到了一个去火饮料的软肋,而且极有说服力,至少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觉得确实非常有道理!”
业界普遍认为,去火饮料盘踞饮料界塔尖多年,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品牌的诞生与发展。单一的诉求却抢占了全行业的半壁江山,这并不利于整个产业的进一步提升。“十花汤”此次大胆出手,其精准的卖点打击,很有可能对既有市场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
“毕竟,老是喝那一两种饮料,谁都会腻了。而腻了怎么办?怕油腻,喝十花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