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江苏资讯 > --> 寒假社会实践
寒假社会实践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 2018-03-01 15:17 编辑:乐小编

寒假来临,16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三班的同学们进行了忆年俗等一系列有意义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春节将至,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其中不乏很多有意思的活动,比如:舞狮表演。舞狮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 装扮成狮子的样子, 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 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 都喜欢打锣打鼓, 舞狮助庆。舞狮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即忆年俗,忆舞狮。舞狮分为南狮、北狮。而华北一代多以北狮为主,北狮一般是雌雄成对出现,由装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领。有时一对北狮会配出一对小北狮,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养儿为乐,尽享天伦。北狮表演较为接近杂耍。配乐方面,以京鼓为主。北狮的造型酷似真狮,狮头较为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舞狮者二人舞一头裤子、鞋等都披上毛,未舞看起来已经是惟妙惟肖的狮子。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者为雌性。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威猛不同。舞动则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示欢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或手拿写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二、初三日镇里组织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华人世界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活动使几千年的传统年节文化在我们时代更加发扬光大,为建设和谐社会和美好生活而开放出更加光彩夺目的美丽花朵,使人们在了解春节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浓郁的气息。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感恩父母,在长长的寒假生活中,感恩父母,回报亲情虽然只是帮父母扫扫地,拖拖地,但是那些简单的感恩父母实践行动同样让我有很多感触。目前我们很多人感恩父母的意识比较淡薄,不懂得感念亲恩,我们往往不知道或漠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不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对父母不会心存感激;有时候我们只会一味向父母索取,不懂得关心、体贴、回报父母,不会帮助父母做家务;还有时候我们虽懂得,但羞于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不会对父母说感激的话,当得到父母的照料时不会说声谢谢;有时我们还对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不太礼貌,甚至顶撞父母。通过一些简单的事情,这个假期让我第一次这样深入地,细致地认识了自己的父母,体会到了父母真真切切的爱,让我更加懂得了热爱生活,珍惜父母所给我们的一切,同时也使我第一次正确认识自我。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牢记父母之爱,父母之恩。古人云:鸦有反哺之孝;德。羊有跪乳之恩。是父母让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人;是父母如细雨绵绵洒落在像种子一样正在发芽的我,像一盏指路明灯指引我前进的道路,让我茁壮快乐地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孝敬父母,珍惜父母之爱。当父母把我们带来人世间,当我们第一次说话叫的是爸爸”“妈妈的时候,就注定了我们最先应该感谢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在曾热播的电视剧《娘》中,片尾曲是这样唱的——“你的眉头一皱,我就来到人间,从此我给你带来辛劳无边。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绚丽多彩的灿烂文化。其中《家谱》就是这百花丛中一朵璀灿奇葩。千百年来她一直被姓氏先祖代代相传,至今依然绽放异彩。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三十年前就有寻根问祖的愿望,并且也做了一定的努力,由于多种原因,一直都未如愿。究其根源,其实就是家中无“谱”。但,这不是先辈们的意愿或责任。近一百多年来,由于连年战火不断,天灾人祸,百姓被逼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由于这一系列原因,传统的《家谱》传递,亦难免遭到不幸,因此续谱事宜一断就是一百多年,至少有一至三代人不知自己先祖的来龙去脉。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家风家训家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培育好家风、恪守好家训、践行好家规,对于学生健全人格、增强家族荣誉感和家庭责任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主题实践活动旨在发动广大学生,在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寻根问祖探索家谱中的“上善教育”元素,倡导主流价值,培育文明风尚,使其在活动中受到滋养,得到成长。

一些具有地域色彩的活动也十分丰富多彩,例如:弥渡花灯。弥渡花灯又叫跳花灯,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流行于云南、贵州两省及四川、湖南、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过去上元节,人们载歌载舞闹元宵,男女手持巾、扇双双起舞,踏歌和乐,称为跳花灯。近现代花灯不止限于歌舞形式,并已发展成为一种剧种。演出时,手持折扇和手帕,灵活运用各种步伐、手式及耍扇、耍帕的技法,形成清新活泼的艺术特色。在长期流传中,云南花灯形成以地域划分的九个支系,弥渡花灯在这九个支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弥渡花灯因受白、彝音乐和汉族山歌的影响,拥有许多来自民间独具特色的曲调,如《十大姐就是弥渡山区的民歌。与其他地方的花灯一样,广场花灯表演是弥渡花灯在乡镇年节中传统的表演形式。一般在广场街头演出,分小唱和大唱两类。小唱又称小场,是各种花灯歌舞和小调演唱的统称 ,表演时间较短,唱段无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常穿插在大唱节目的空隙中表演。小唱所用 的曲调称为小调,其数量丰富,经常演唱的有、《绣香袋》、《双采花》、、《拜年调》。"小调"也是大唱曲调的基础。大唱分为花鼓和折子两种。花鼓的故事情节简单,主要以人物的歌舞来表演,节目有《城门花鼓》等10多个。折子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但歌舞成分很浓,表演时间一般比小唱和花鼓长得多。登场人物一般23人,题材十分贴近现实生活,服装、道具、化妆都很简便,富于生活化。过去,花灯长期停留在民间社伙活动的形态,50年代才逐渐搬上舞台,发展为较成熟的艺术。1956年弥渡县花灯剧团成立以来,创作演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剧目,如反映彝族民族英雄李文学的历史剧《彝汉情》、中小型现代花灯剧《彩虹》、《男子汉》,以及移植 剧目《李双双》、《徐九经升官记》等,这极大地促进了弥渡花灯艺术的发展。在弥渡流传着一句俗语: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尽管花灯已走上了舞台,但弥渡花灯的根仍然深深地扎在民间。花灯演唱活动几乎遍及弥渡城乡,其中以人口集中的坝区、西南部的密祉和南部山区的牛街为主要流行区。密祉乡,距县城南约20公里。每年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密祉灯会。届时密祉万人空巷,演员达四五千人,耍龙达40多条,盛况 空前,至今不衰,反映了弥渡花灯的娱乐性和群众性。(16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三班)

江苏在线网,在互联网上资讯信息观点属于来源作者所有 本网不对其真实 完整性负责 紧供参考。如有偏失错误处请联系我们处理.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网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苏在线”或“来源:江苏在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江苏在线 内容来源新闻媒体 不代表本站网观点 www.jsdaily.cn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打击一切抵触国家法律不良信息
不良信息报警 网监 网上维权 网站备案 百度广告管家,精准广告支持